2025-022、超实用!新定额实施后水利工程造价这样算就对了!(来自广联达课程)

位置:首页 / 工程计价文件 / 计价在线答疑探讨

计价在线答疑探讨 Admin 2025-05-24 09:37:12 39

超实用!新定额实施后水利工程造价这样算就对了!

 

2025年水利工程定额及编规的重大调整,对水利工程造价管理提出了全新要求。本次修订不仅构建了更科学完善的计价体系,还深度契合行业发展趋势,为精准控制工程造价奠定基础。以下从核心变化、计算方法、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详细解读。

一、新定额的主要变化与核心调整

1.1 编规与定额体系更新

2025 年全新发布的《水利工程设计概 () 算编制规定》及配套系列定额,如《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》《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》等,自202541日起正式施行,全面替代1993 年、2002 年等旧版文件。此次更新着重强化全过程造价控制理念,创新性地增设环境保护、水土保持等专项预算模块,使造价管理与生态保护要求深度融合。需特别注意,包括 1993 年中小型设备安装定额、2002 年建筑工程定额等旧版定额文件已明确废止,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新版标准,妥善处理新旧标准过渡衔接工作。

1.2 计价依据动态化

新规突破性地建立动态调整机制,要求定额标准紧密跟随市场变化实时更新。材料单价、人工成本等关键要素均按地区进行动态调整,同时引入“静态控制、动态管理” 模式,在造价编制中预留合理风险浮动空间。例如,某地区因建筑材料市场波动,水泥价格在季度内上涨 15%,通过动态调整机制可及时将价格变化纳入造价核算,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与合理性。

1.3 分阶段控制要求

新规对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提出明确要求,从项目建议书、可行性研究、初步设计到施工建设、竣工验收各阶段,均需清晰设定造价目标。在项目前期,高度重视技术经济比选工作,通过多方案对比分析,选择最优技术经济方案;在施工过程中,大力推行过程结算,及时确认已完工程价款,有效减少竣工后争议,保障各方合法权益。

二、新定额下的造价计算步骤

2.1 直接费计算

 人工费:依据定额规定的人工消耗量,结合项目所在地人工单价标准进行计算。值得注意的是,高原等特殊地区需按照相关规定乘以人工系数进行调整。例如,某高原地区水利项目,人工单价需在基准价基础上乘以 1.2 的系数,以合理反映特殊环境下的人工成本增加。

 材料费:材料费由材料消耗量与材料单价相乘得出,同时需考虑场内运输损耗。不同材料运输损耗率存在差异,如混凝土操作损耗率通常为 2% - 3%,砂石料损耗率约为 1% - 2%,在计算时应严格按规定执行。

 机械费:机械费根据机械台班消耗量与台班单价确定,需注意桥式起重机折旧费不计入机械费计算范畴。

2.2 间接费与利润

 间接费:间接费通过直接费乘以间接费费率计算得出。新规明确要求,间接费费率需根据项目类型进行精准调整,政府投资工程与管理类项目费率存在明显差异。例如,某政府投资水利枢纽工程,间接费费率为 8%,而小型水利管理设施项目费率可能仅为 5%

• 利润:利润的计算以直接费为基础,乘以合理利润率确定。利润率的设定需综合考虑企业实际成本、市场竞争状况等因素,在保障企业合理利润的同时,保持市场竞争力。

2.3 税金与总造价

 税金:税金按照(直接费 + 间接费 + 利润)乘以现行增值税税率计算。随着税收政策调整,应及时采用最新税率标准,确保税金计算准确无误。

 总造价:总造价为直接费、间接费、利润与税金之和,是项目投资控制的核心指标。

三、关键注意事项

3.1 地区差异调整

我国地域辽阔,各省经济发展水平、资源条件不同,水利工程定额标准存在显著差异。在造价编制过程中,必须严格遵循属地原则,准确选择项目所在地定额版本。同时,充分考虑海拔、气候等特殊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,合理运用系数修正。例如,高海拔地区因施工条件恶劣,机械效率降低,需对机械台班单价乘以 1.1 - 1.3 的调整系数;严寒地区冬季施工,需增加保温措施费用,相应调整造价。

3.2 施工附加量处理

预算定额编制时未包含超挖超填量,在实际工程中,该部分工程量需单独计算并计入造价;而概算定额已涵盖合理施工附加量,编制概算时应避免重复计算,确保造价的准确性与合理性。

3.3 技术与经济结合

在水利工程设计阶段,需充分运用定额对比分析人工、材料消耗量,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优化。对于新结构、新材料的应用,深入开展成本效益分析,权衡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。例如,某水利项目采用新型生态护坡材料,虽然材料单价较高,但因其耐久性好、维护成本低,通过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,证明该方案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。

3.4 信息化工具应用

为提高造价编制效率与准确性,强烈推荐使用适配新定额的专业软件,如一算通 2025 版。该软件具备智能导入数据、自动生成招投标接口等强大功能,可大幅减少人工计算工作量,降低计算误差,显著提升造价管理工作效率。

四、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

4.1 多定额交叉使用时的机械人工调整

在复杂水利工程项目中,常出现多定额交叉使用的情况。此时,应以主项专业定额为准统一调整人工费率和机械费用。例如,以水利工程为主的项目,无论涉及多少其他专业工程,人工费率均按水利定额标准执行,确保造价计算的一致性与准确性。

4.2 动态价格波动影响预算

受市场供需关系、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,材料价格、人工成本等经常发生波动,给预算编制带来挑战。为有效应对价格波动风险,在造价编制时应预留 5% - 10% 的预备费,并建立材料价格数据库,定期通过各省造价信息网等权威渠道更新材料价格信息,及时调整预算,保障项目资金需求。

4.3 非专业人员随意调减投资

在项目推进过程中,可能出现非专业人员出于各种原因随意调减投资的情况。针对此类问题,应依据《水利工程造价管理规定》,要求财政评审、审计单位严格按照行业计价标准开展工作,明确参建各方在造价管理中的责任与义务,确保工程造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。

2025年新水利工程定额的实施,标志着水利工程造价管理迈入新阶段。只有深入理解新规的变化,严格遵循造价计算方法,高度重视注意事项,妥善解决常见问题,才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实现全过程、精准化造价控制,推动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

转自广联达课程,如侵权告之立删。

13508658475 扫描微信